河南省教育网-民声频道

武大李红良团队发声明 亮明实验关键节点流程图回应造假质疑

[?? 澎湃新闻 ??] 作者:
2018-01-19 14:27:18 |
  18日,有媒体平台报道,武汉大学一“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举报武大“长江学者”、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的两篇论文涉嫌造假。
  
  当日晚间,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向记者回应了针对此事的声明,称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匿名举报李红良团队涉嫌学术造假情况,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将独立对李红良团队相关论文做出严谨评价。
  
18日晚间,武汉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李红良教授团队的声明,显示了团队制作的猴实验关键节点流程图。
  
  声明中还表示,学术委员会于2017年4月28日第一次收到相关匿名举报后已启动了内部调查,专家组认为三个课题中的数据不存在伪造科研数据的行为。根据网络文章中提出的相关质疑,学术委员会将再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和评判,结论将公开发布。
  
  此外,随后武汉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李红良教授团队的三则声明,显示了团队制作的猴实验关键节点流程图,并针对举报者提出的“相关猴子实验周期远没有达到论文中声称的时间”及“实验中肝脏门静脉注射的猴子数量不够”的质疑做出详细说明。
  
  武大新闻发言人李霄鹍对外证实,此事的举报人为武汉大学“千人计划”学者霍文哲。
  
  李红良通过武大宣传部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等到学术委员会判定结果出来之后再接受媒体访问。
  

李红良教授团队针对举报者提出的“相关猴子实验周期远没有达到论文中声称的时间”及“实验中肝脏门静脉注射的猴子数量不够”的质疑做出回应。
  
  匿名举报:两篇论文涉嫌造假
  
  18日上午,“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千人计划”专家举报武大“长江学者”论文涉嫌造假|调查》的文章称,2017年,举报人H提供了据信来自李红良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记录作为佐证,举报武汉大学教授李红良在影响因子为30的《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涉嫌造假:相关猴子实验周期远没有达到论文中声称的30周和32周的时间,而且实验中十分关键的肝脏门静脉注射的猴子数量也不够。
  
  据文章报道,李红良被举报的两篇文章发表在《自然·医学》上,题目分别为《靶向CFLAR改善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2017年2月20日在线发表)和《多泡体调控蛋白Tmbim1通过靶向Tlr4的溶酶体降解改善小鼠和猴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2017年5月8日在线发表)。此次被举报的这两篇论文应属同期研究。
  
  其中,举报人称,该实验中,50只猴子于2016年3月16日检测了猴子的各项生理指标;5月6日进行了周围静脉AAV注射。根据在广西林业厅官网上的公开信息及几名实验参与者的描述,举报人推测从5月至两篇文章投稿的9月9日、10月2日,不足已发表论文中描述的时间(30周和32周)。
  
  该举报者未公开身份信息,但“知识分子”团队确认其身份系武汉大学“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团队声明(二):关于猴实验为期30周和32周的说明。
  
  而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李红良为现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ABSL-III主任,兼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近5年,已发表SCI论文120余篇。2017年连续第三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也是武汉大学唯一一位入选医学领域榜单的教授。
  
  据“知识分子”该报道,2017年12月8日,“知识分子”向多位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询问,武汉大学是否得知此事,有无调查。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称“学校正组织调查,会认真处理的。”一位曾姓的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知识分子”,“前不久刚收到举报”,“已经启动了调查程序”,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国内外专家的调查组,“调查报告应该能在这个学期结束之前出来”,目前“不能披露进展”。
  
  12月21日,“知识分子”赴武汉大学行政楼再次询问进展,一位学术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专家组的调查已经结束且有结论,目前已上报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可能在本学期结束前披露。
  

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团队声明(三):关于发表文章中实验用猴数量的说明。
  
  校方回应:将再次组织鉴定评判
  
  1月18日晚间,武汉大学针对此事发布了一则回应声明。声明称: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匿名举报李红良团队涉嫌学术造假情况,会恪守学术诚信,对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态度,将独立对李红良团队相关论文做出严谨评价。
  
  学术委员会表示,2017年4月28日第一次收到相关匿名举报后,随即按《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启动内部调查。在此基础上,2017年12月18日,学术委员会责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包括三名院士在内的五名专家进行鉴定。“专家组认为三个课题中关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数据不存在伪造科研数据的行为。根据今天网络文章中提出的相关质疑,学术委员会将再次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和评判,评价结论将公开发布。”
  

CFLAR和TMBIM1论文投稿及回修中关于实验周期关键信息截图。
  
  随后,武汉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李红良教授团队的三则声明,详细说明了团队制作的猴实验关键节点流程图,并针对举报者提出的“相关猴子实验周期远没有达到论文中声称的时间”及“实验中肝脏门静脉注射的猴子数量不够”的质疑做出详细回应。
  
  说明中,李红良教授团队详细解释了两项实验过程达到了论文生成的时间(30周和32周)且猴子数量达到了实验所需。
  
  其中指出,两篇涉事论文的猴实验是自2016年3月17日开始,2016年10月29日截止,而该实验中首次对食蟹猴注射AAV8的时间并不是举报人所述的5月6日,而是3月17日至26日。
  
  该团队表示,从3月17日至26日实验正式开始至8月10日,实验进行20周,课题组在9月9日和10月2日投出两篇文章时,使用了这一时间段的实验数据,并在稿件中明确表述为“20 weeks”。文章投出后,实验并没有立即停止。课题组于10月18日至20日实验进行到30周时进行CFLAR(S1)治疗效果评价;10月29日实验进行到32周时进行TMBIM1治疗效果评价。期间,审稿人返回的意见建议更新更远期治疗效果的数据,李红良课题组应要求将论文中相应实验猴治疗数据更新后提交,即文章最终发表数据。
  
  而对于实验用猴数量的问题,声明中也表示,购买的50只食蟹猴于2016年3月17日至3月26日期间完成了全部的AAV8肝门静脉注射,团队在两项研究中最终发表所用猴相关实验数据总共来自26只食蟹猴,与论文中所表述的完全一致。
  

CFLAR和TMBIM1论文投稿及回修中关于实验周期关键信息截图。
  
  另外,李红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同样表明了这一过程。在李红良看来,举报人不清楚论文投稿和回修过程数据更新情况。
  
  他在采访中称,举报人正是从5月6日参与实验的一名实验员处获知了第二次注射的时间,因而假定这一时间是实验开始的时间。对于举报人及其助手处获得的“证据”,他表示:“他们只是获取了全部猴子实验过程中的零星的实验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推测。”
  
  18日,武大新闻发言人李霄鹍对外证实,此事的举报人为武汉大学“千人计划”学者霍文哲,并表示,2010年霍文哲通过公开招聘担任了武汉大学A3动物实验中心主任,于2014年8月31日“合同期限届满自行终止”。而2015年,李红良在与包括霍文哲在内的3名学者竞争中胜出,任该实验室主任至今。

责任编辑:王艺锜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