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离不开“缓冲地带”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作者:
2017-11-20 09:55:53
|
眼下,似乎与逐渐降温的时节相呼应,一些家长的心情指数也在滑向冰点。
这不,一位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妈妈在《中国青年报》吐槽:“自从学校要求写印刷体拼音,我们娘儿俩就开始奋斗星级作业。为了把每个拼音写成印刷体,不知牺牲了多少橡皮。看似不多的作业,常常做到孩子眼皮打架,每每以我的内心崩溃结束。”
同样崩溃的还有湖北黄石市民杨先生。据媒体报道,原来他女儿的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推广一款软件,他多说了几句话,被班主任踢出群。他找到学校理论,校长说他在群里“传播负能量”。
一边是打掉牙齿肚里咽,每天内心崩溃着;一边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被踢出群。“残酷”的现实昭示一种怪现象,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以身试险,好像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果真如此吗?良好的家校关系,乃至教育的良性发展,难道只能依靠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吗?
不得不承认,某些教育措施带来的只是被动接受或激起民愤的结果,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不在于哪怕极其细微的班级规定,抑或事关民生的宏大改革本身科学不科学,而在于是否有相关利益群体坐下来静心沟通的空间,是否为后期的纠偏、完善留有余地。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任何改革成功与否,以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缓冲地带”,即无论在改革颁布之前、之中还是之后,相关主体都有渠道理性商讨、顺畅交流、查缺补漏。
尤其是教育政策或教育措施,由于事关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未来,所以更要留出缓冲地带,让相关主体参与到决策中来,这是教育行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家委会、校委会、教育督导部门等第三方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
只有深层次的交流,才能把更多可能出现的风险、可能潜在的问题摆在台面上,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以家庭作业为例,浙江宁波鄞州区教育局近日出台了新的中小学作业管理规定,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作业布置的要求:如果学生做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还未完成,在家长证明下,学生可选择不做完剩余的作业。
有媒体评论曰,“积极意义值得关注,但能实现吗?”言外之意是担忧文件又成一纸空文。其实,媒体怎么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鄞州区的学校与家长能否达成共识,对规定附带的多种可能有着一致理解。例如,为什么是晚上10点而不是10点半?写作业有拖拉习惯的孩子怎么办?如果孩子一直在上课外班,没时间写作业,是否也要遵此规定?这些都不是一纸文件能解决得了的,需要学校和家庭坐下来好商好量,寻求应对之方。
很多教育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走不下去或半途而废,往往是家长式作风过盛的结果,没有设立缓冲地带,没有回旋的余地。而教育要想得到良性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我说的算就要听我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好的教育措施之所以深入人心,顺利推行,一方面是瞄准了利益主体的诉求,另一方面则是畅通了针对政策的讨论空间,使政策制定者能最大限度地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不断在执行中纠偏、改正、完善。以家长微信群而论,把群规放在前面,家校之间可以讨论哪种议题,不能发布哪些言论,有了明晰规定,显然能减少矛盾。一旦发生争执,把家委会作为缓冲区,也不至于落个彼此翻脸、无路可退的地步。
其实,再难的教育问题也有妥善解决的方法,毕竟家校之间乃至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培育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孩子。既然目标总体一致,剩下的就是建立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增强缓冲地带的公信力和决策力。遇到问题,各方拿出诚恳的态度、倾听的姿态,相信以当下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当缓冲地带清楚地展现在家长、教师、学校乃至每个社会公民面前,都知道通过何种渠道表达自己的主张,悲催的群体就会有所减少,教育难题即使暂得不到解决,也在解决的路上。
责任编辑:李淑耀
浏览次数: 次